“告別一次性吸管”

“不用電腦時以待機代替屏幕保護”

GG遊戲攻略站

“帆布袋取代塑料袋”

……

如今,綠色低碳發展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2021年8月25日,全國低碳日,今年的主題是“低碳生活,綠建未來”。8月23日至29日,第31個全國節能宣傳周,今年將圍繞“節能降碳,綠色發展”開展線上線下活動。

全球氣候變化對地球生態系統發生深刻影響,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該如何實現雙贏?公眾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應承擔怎樣的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給出了綠色治理的新思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機遇,大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獲得顯著成效。

在線上社交平台和群組中,“135出行方案”(1公里內步行、3公里內騎自行車、5公里乘公共交通工具),成為了“熱搜”話題。不少人都在以綠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支持節能減排。

有網友評論說,“物質水平越來越高的同時,工作和生活方式越來越低碳節約,相得益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綠色低碳生活理念已然深入人心,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

“1.2萬步可以換12個'碳幣'。除此之外,公交出行、公共自行車騎行、節約用水等行動也可以兌換相應數量的'碳幣'。”居住在深圳鹽田的居民,每天都會打開該區的生態文明'碳幣'服務系統,既環保還可以用來兌換話費或者實物。

“多餘的芹菜葉摘下洗淨,開水焯後,瀝水晾涼後加辣椒油等調味品,就是一道美味涼菜。”在青島市級機關食堂廚師的手中,芹菜葉、白菜頭等蔬菜“下腳料”,已搖身變成美味可口的“下飯菜”。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十四五”開局之年,一場有關“綠色低碳”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正在進行。

2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對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係作出總體部署。

6月,我國首個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在浙江成立,中心聚焦我國低碳轉型中的關鍵技術,引導我國綠色技術創新,加速成果轉化應用。

不久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正式啟動,覆蓋約4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要統籌有序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盡快出台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堅持全國一盤棋,糾正運動式'減碳'。”7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強調。

統籌有序推進“綠色低碳”,正為經濟發展持續“增色”。

河北的一家鋼鐵廠,依托新型煉鋼技術,工藝流程大為優化,不僅減排低碳,還實現了鋼渣等廢棄物100%綜合利用。

近年來,曾依靠煤炭礦產資源等“黑色經濟”發展起來的湖南資興,走上了依靠水資源和綠色產業的“低碳經濟”之路,實現自然、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翻開2021年上半年經濟數據成績單,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05.0%、69.8%。

綠色低碳,不斷夯實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根基。

“氣候危機正在進一步惡化!”近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關於氣候變化的評估報告指出,全球變暖對整個氣候系統的影響是過去幾個世紀甚至幾千年來前所未有的。

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中國正在履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承諾並付出極其艱鉅的努力。

從推動達成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紮實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到大力倡導綠色低碳,作出中國“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承諾,習近平始終著眼長遠,引領中國為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堅定前行。

有專家認為,中國十分重視氣候變化問題,積極推進環境保護合作,共建“一帶一路”中更加綠色的投資和項目有助於全球經濟綠色復甦。

綠色低碳發展,實現碳中和、碳達峰,正在創造更高的價值,塑造更“高能”的未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真實鬼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